好的童书应当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而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往往能激发崭新的想象,《龙月》做到了。
讲述了一个关于小鱼孤儿找寻自我、化身成龙并拯救家园的故事。池塘里的鱼儿们饱受着白鹭袭击的困扰。一天,好心的鱼夫妇在水草丛里发现了一条小小的孤儿鱼并收养了它。
可是,小鱼却因为长相奇怪而遭到了同伴的嘲笑,于是他愤然离家出走去找寻自我。一路上,他渐渐成长,终于豁然开朗,顿悟了爱和家的意义,准备回家。
就在这时,白鹭再次来袭,主人公跃出水面,化为成一条金色巨龙,拯救了整个鱼家族,鱼儿们也在惊叹中接纳了他。最初的那条小鱼终于成就了自我,守护了家园。
葛瑞米·贝斯,全球知名的澳大利亚儿童绘本作家,1958年生于英国,8岁移居澳大利亚,毕业于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平面设计专业。
自学生时代起,葛瑞米·贝斯即在绘画、写作、音乐上表现出非凡天赋,在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多部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的《动物王国》自1986年问世后,便在国际上获得了一致赞誉,创造了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的佳绩,奠定了其经典名作地位。
后来陆续创作的《第十一小时》《来喝水吧》《阿吉的许愿鼓》《阿诺的花园》等重要作品亦销量不俗。他的所有作品均从未断版,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常客。
葛瑞米·贝斯十分喜爱中国,曾不止一次地在作品里专门加入关于中国的元素,比如《来喝水吧》里的熊猫和长城,《魔法失窃之谜》里的园林、瓷器和始皇帝,以及《龙的发现》里的中国龙。
这些中国元素的运用都非常生动有趣,但不足以表达贝斯对中国的全部喜爱,直到贝斯夫妇终于来到中国,尤其是2016年3月和2017年1月,分别作为“澳大利亚文学周”活动的重要嘉宾和中澳文化交流的使者,受邀来到中国,终于得以游历中华大地。
两次久违的中国之行敲开了贝斯的心扉,他终于决定创作出一部属于世界的“中国故事”。
在了解了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和传统故事的背景之后,贝斯提出与自己多本作品的译者陈颖合作,共同创作一本精彩的中国故事。对此贝斯在新书发布会上如此解释:“我在中国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东西,我可以把它都放进我的书里。
但我毕竟是一个外国人,仅仅只能看到这些中国元素,我并不懂得它们背后真正的深意。中国的文化实在是太深奥了,而我作为一个在西方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很难去真正恰当地表达中国文化的内涵。
所以当我创作这么一本有关中国的书时,非常需要一位中国的合作者,给我带来更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创作出一本真正的中国故事。”
于是贝斯和陈颖的合作由此开始。 两位作者经过反复商议,选取了中国民间传说“鲤鱼跃龙门”,借鉴了这一传说的框架,讲述了一条名为“龙月”的小鱼孤儿找寻自我、化身成龙并拯救家园的故事。
据陈颖介绍,《龙月》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主人公由于内部的自我认同危机和外部的身份归属危机引发了内心的双重矛盾,促使他进入到离别、游历、蜕变、回归的成长循环里,最终完成了“鱼化龙”的升华。
主人公小鱼的名字“龙月”也是陈颖反复斟酌的结果。他觉得主人公应该拥有一个美丽的中国名字,并且同时暗示它的命运,蕴含着它内心一切困惑的答案。
因为它不是一条平凡的鱼,而是来自于一道月光,又化为一条金色巨龙,最终变成一轮龙形月亮,因此陈颖决定叫它“龙月”。而贝斯也为龙月起了一个贴切的英文名字:Moonfish。
葛瑞米·贝斯热爱游历,他的创作灵感往往从旅途中获得。而《龙月》中的点点滴滴,很大部分是他在北京、江浙、内蒙、四川、福建、湖北等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中撷取的。
在书中,读者能看见武汉长江大桥和蒙古包,也能发现桂林山水和水稻梯田。各种细微的中国文化元素更是随处可见,例如敦煌飞天和京剧头饰。
有趣的是,为了在《龙月》的水下世界中画进一只中国国宝大熊猫,贝斯还特别创作了一条小小的熊猫鱼,不论龙月游到哪里,它都跟随左右。
据贝斯介绍,虽然书中的角色和场景全都来自中国的文化和山水,但故事的基本框架却源自欧洲文学传统。“从书中故事传达出来的关于‘接纳’和‘家’的意义和感召,我相信是世界共有的,不论哪个国家的人民都会感同身受。”贝斯说。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故事脉络是龙月的“发现—探寻—冒险—思考—成长—回归—守护”之旅。
它是一则简明的寓言——关于一条不被接纳的小鱼的故事——一趟穿越既熟悉又陌生之奇境的自我发现之旅。
这是一个神奇而温暖的故事。
“神奇”在于龙月的蜕变和力量,从一条不被接纳的小鱼变成一位守护池塘的超级英雄。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遭遇挫折,被怀疑的时候。
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寻找,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温暖”在于家乡和家人的亲情感召。
怎样体现“中国”二字?
既然是原创的中国故事,那你在书中发现了哪些熟悉的场景和物件?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
武汉标志性建筑、天下名楼——黄鹤楼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中国蒙古族牧民居住的典型建筑——蒙古包
纳西族心中的神山,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玉龙雪山
这些出现在书中的场景不仅仅因为它著名,更是葛瑞米·贝斯亲自到达、经历过的。每一个场景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除了这些熟悉的场景,这本书里到处都是我们熟悉的物件。你发现了什么?
崔颢的诗《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除此之外还有那句著名的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中国教室里常见的教育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在教室后面的课桌上你看到了什么?这里同时出现了一个算盘和一个计算器,一个是非常著名的中国古代发明,一个是非常现代的常用机器。
因为贝斯认为这很像今天的中国——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
其实在故事的第一页,也就是整个小村庄的全景里,也有非常多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的东西,比如既有传统的中式建筑、挑送货物,又有现代的西式高楼、卡车、电动三轮儿车,等等。大家可以用心去寻找。
在这一页你又发现了什么?
整个房间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具,隔断、屏风上装饰的也都是我们常见的回形纹。
甚至青蛙手上拿着的,是一本线装书,这可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
再看远处的架子上摆着什么?一系列的茶壶。
有没有觉得蜻蜓头上的装饰看起来很眼熟?
它来源于我们京剧里花旦的行头。
龙月真的是独自上路吗?
如果你熟悉葛瑞米·贝斯,就一定知道,他的书总是层次立体,主题多元,故事极具游戏互动性,画面的细节之丰、藏谜之巧,实在另人叹为观止。
我就在这里抛个砖,提一下他的“画中藏画”的特点吧。
其实,画面中有一条小小的熊猫鱼,不论龙月游到哪里,它都在他的身旁。
来一张超级简单的!
你找到藏在画面里的熊猫鱼了吗?
你可以找一找,每一幅画中都藏有一条熊猫鱼——也许会藏在你怎么也意想不到的地方。
还有,当你仔细端详巨龙的笑脸时,最后你会发现到底熊猫鱼是谁……
它就是你!
还有呢,每一幅画中也都藏有贝斯先生的签名,这也是他的绘本的独有特点。光是找到这些熊猫鱼和签名,就够你烧脑的了!
这是一个关于一条不被接纳的小鱼的成长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遭遇挫折、被怀疑的时候,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努力寻找,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绘本阅读的路上任重而道远,需要聪明的你有一双慧眼,能准确的发现优秀绘本,能正确的引导哟,感谢您的阅读!期待后续好的内容!
↑↑↑↑↑这里是语音链接噢